科學合理地使用殺蟲劑原則是,充分發(fā)揮藥劑的潛能,取得最好最大的效果。主要涉及藥劑劑型、施藥時間、施藥方法和使用技術等問題。殺蟲劑怎樣使用才算合理?主要掌握有效、經濟、安全。有效,就是要在采取藥物措施之后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經濟,就是要求用較低的用藥成本取得較高的經濟效果;安全,即要求把殺蟲劑使用的副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要達到安全、有效和經濟的目標應著重做好下列幾點:
1.合理選擇
在進行現(xiàn)場施藥之前,應對將要施工的環(huán)境害蟲進行調查,以確定選用藥物的種類和劑型。根據(jù)不同的施藥環(huán)境,選擇相應藥物種類和劑型。各種殺蟲劑都有一定的防治對象,就是同種防治對象的不同種群、繁殖階段等,對藥劑的反應也不一樣,因此,應根據(jù)防治對象,選擇適合的藥品劑型。比如防治飛行的害蟲,由于運動速度快,要求殺蟲藥劑具有較大的擴散能力和空中漂浮能力才能增加藥劑與害蟲的接觸機會,提高殺蟲效果。此時宜選擇用超低容量噴霧劑類殺蟲藥劑。密閉空間內,如糧倉、保護地等采用薰蒸劑或煙劑效果較好。
2.正確稀釋
正確的稀釋殺蟲藥劑,準確的掌握殺蟲藥劑的濃度,才能充分發(fā)揮殺蟲藥劑的效能,避免人、畜中毒和對非靶標生物造成傷害,同時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使用的劑量多數(shù)是按藥物稀釋比例測算出的常用劑量,但在實際操作中要針對施藥靶面材料的性質進行調整,易吸水的靶面使用藥物劑量要比不易吸水靶面多。合理的藥物濃度和使用劑量同樣是防治效果的保證。
3、合理使用
在害蟲防治工作中,由于不科學的使用殺蟲劑,會造成害蟲抗藥性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等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關鍵要做到正確、合理地使用殺蟲劑,掌握好時機,針對不同場所,采用相應的噴灑方法。在稀釋的過程中應注意稀釋殺蟲藥劑所用水的水質問題,若水質不同,對殺蟲藥劑理化性質影響不同,有時會提高藥害。如硬質水用于稀釋乳油殺蟲藥劑,易產生破乳現(xiàn)象,從而導致乳化性能差,噴灑不均勻,造成藥害。要關注堿性水(pH值大于7的水)對殺蟲劑效力所產生的影響。掌握好合適的噴藥時間,因為如果時間太長了,會使水的pH 值發(fā)生變化,這能造成殺蟲劑發(fā)生明顯的藥效減弱現(xiàn)象。因此,盡量不要把混合后的殺蟲劑放置過夜,最好在混合之后的幾個小時之內使用。
4.適時使用
做好害蟲密度調查與監(jiān)測,適時施藥。要根據(jù)害蟲的繁殖規(guī)律進行用藥。一般掌握在卵孵化盛期或幼蟲初齡階段用藥,防治效果最好,可有效地控制害蟲密度。如在冬春季開展大面積滅鼠和熏殺滅越冬蚊等措施。
5.準確使用
確定用藥的合理濃度和用藥量。施藥濃度是決定藥效的一個重要因素。為達到有效的防治,在現(xiàn)場服務中對殺蟲劑濃度和使用劑量的測算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時要進行藥物敏感性測試,求得合適的濃度和劑量。切不可無原則地任意增、減藥物濃度和使用劑量。一般說來,濃度越高,用量越大,藥效越好,但一旦超過限度,藥效并不隨濃度的提高和藥量的加大而增加。用藥濃度過高,藥量過大,將造成經濟上的浪費、環(huán)境污染,并增加藥劑選擇壓力,使害蟲很快產生抗性。同時,也會增加施藥人員中毒的危險。施藥濃度過低、用量過小,則不能達到防治效果,同樣也是人力、物力的浪費。過低濃度不易發(fā)揮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極易培育蟲害的抗性水平。因此,應嚴格按照各種藥劑的使用規(guī)定,掌握好用藥量和施藥濃度。不得隨意加大劑量和改變施藥方法。一種藥劑的用量或稀釋倍數(shù),都是經過多次反復試驗確定的,因此使用時切不可隨意增、減。只有正確的稀釋殺蟲藥劑,準確的掌握殺蟲藥劑的濃度,才能充分發(fā)揮殺蟲藥劑的效能。
6.安全使用
按安全操作規(guī)程,科學、安全、合理使用殺蟲劑。用藥不當,對環(huán)境及物體表面產生不良影響,并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殺蟲劑對人、畜都是有毒的。根據(jù)防治對象,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品種。噴藥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采取保護措施,確保安全施藥。
7.交替使用
反復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殺蟲劑,則殺蟲效果會一次比一次差。這是因為噴藥后對藥劑毒性敏感的害蟲即刻被殺死,而適應性強的害蟲生存下來,并產生抗藥性。因此最好幾種殺蟲劑交替使用,以增強殺蟲效果,從根本上抑制害蟲的群體數(shù)量,減輕危害。交替使用殺蟲劑以減少藥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害蟲的抗藥性或拒食現(xiàn)象產生。在某一區(qū)域長期使用一種藥物防治某一種害蟲,容易使害蟲產生抗性,輪換使用性能相似而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可提高防治效果。合理地混合使用多種藥物,可提高效果,擴大防治對象,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和發(fā)展、但不能盲目混用、否則、將造成浪費、降低藥效,還可引起人、畜中毒。
網(wǎng)站優(yōu)化支持:云優(yōu)化